上次講咗唔少歐洲語言裡面嘅名詞常見嘅特性——詞類(陰陽/男女),大概解釋咗下點樣去諗呢個概念,會比較容易接受、熟習。而家將話題轉去一種比較少見少少嘅特性,雖然佢淨係喺某啲日耳曼(如德文)、斯拉夫(如俄文)、或者古語言(如拉丁文)出現,但係非常有趣,而且一旦通咗腦裡面嗰個思路,學起嚟都事半功倍。

我有好多朋友喺大學時學德文,一去到第二個學期左右,都會畀名詞、形容詞變格法嚇一嚇。原因係喺呢啲語言裡面,每個名詞都要根據佢喺句子裡面嘅作用,有唔同嘅詞尾。四個格,加埋男男女女噉乘返開,每個字都好似要死背成個表噉,好易令人望而卻步。所以我想喺呢道嘗試解釋一下變格呢個概念,等下次有老師笪個表出嚟嘅時候,都知道發生緊咩事吖。

聽落好深?其實你已經識!

格,講到好高深噉,其實就係一種統稱,指改變一個詞嘅樣,去表達佢嘅作用。其實,你好可能已經喺日常生活用緊。

Continue reading

Title page of Bou6's full score.

上回講咗我點樣從零開始,受香港抗暴之戰啟發,構思咗一個將真實事件戲劇化、探「暴動」同「暴政」嘅劇本。然之後,就嗱嗱聲搵人寫劇本。

唔試唔知,搵人寫歌劇嘅劇本都幾難。一方面要識發展一個故事,同埋將個故事濃縮、設計成一個舞台表演,另一方面要識用(相對上比較)詩嘅語言嚟創作,最好有啲音樂感添。喺我呢個project裡面,就再加上要熟識香港時事、但係又要用英文寫嘅要求,更需要有至少一兩個月嘅空閒時間投放入去。

我一開始試過問喺自己嘅奇博學院(Keble College)識嘅創意寫作學生,佢本身有同我打算夾弦樂四重奏(最後拖下拖下拖到武肺),都好有興趣幫手寫,但係暑假忙住寫論文,皮爾修。又試過搵暴大音樂系有英詩底嘅師弟墊屍底,可惜佢文筆又生疏,又忙住搞音樂會。

最後friend搭friend搵咗一個寫開英詩嘅,見住佢有寫開……性質相近嘅題材(放過佢啦国安叔叔),就大膽向佢提出呢個構想。從此,呢套劇,就開始由一個人嘅project,漸漸變成一team人嘅project。

Continue reading

來源:香港獨立媒體

話說,我寫咗套歌劇。

明明由細到大都比較少接觸歌劇呢個媒介,完全冇諗過成世人會有機會參與製作,更遑論喺學生時期。點知因緣際會,就喺牛津成為咗哎吖歌劇作曲家。做完先知,喺英國嘅作曲學生之間,係幾咁平常嘅事。

套劇十一月尾上演,三月放上YouTube,南華早報有個鬼鬼地黃黃地嘅記者仔見到就嚟訪問我,仲好有心機噉搵曬我成team人傾。後來遲遲未見報,諗下都知應該係上頭㩒住咗。報館拖到「武肺,好忙」嘅藉口都冇埋,就出現咗国安法。我見反正出街無望,心諗,頂,我自己寫算。終究係美好嘅回憶嚟,值得寫低,將佢一一記錄落嚟。

(有半個鐘嘅話,不妨睇下啦。唔似一般歌劇咁長,有英文、法文字幕。我有諗過加粵文字幕,但係翻譯詩詞始終唔係我強項。有興趣幫手嘅可以留個contact。)
Continue reading

Sinitic languages family tree.

按:獲原創者批准,節錄並翻譯自《福建話的沒落與復興:被人調包的母語》嘅福建話原文。請去講福建話運動支持南方語言!

自從二十世紀開始,中國南方嘅語言開始沒落,由社會頂層開始,再漸漸向低下階層蔓延。因為講南方話嘅領袖都開始捧起北方嚟嘅華語(官話)嘅地位,所以推動咗成個社會跟佢哋轉去講北方話。

成件事要由1895年開始講起。嗰年,清朝政府喺甲午戰爭輸咗畀日本。畀自己以前嘅朝貢國打低,對中國嘅掌權人嚟講,無疑係好大嘅恥辱。之後,開始多咗好多人走去日本同西方國家讀書,希望將新嘅知識帶返中國。

其中一樣由西方世界引入嚟嘅理論就係種族主義,呢種主義講嘅係人類作為一種物種,係可以分成唔同嘅「人種」嘅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