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前嘅今日,係《暴》(睇返第一部份)嘅首演日。一連兩晚,每晚三套短歌劇,都係以我嘅作品做壓軸。

經過幾個禮拜倉促嘅排練,終於嚟到最後幾日。呢幾日,可能係我成世人最大壓力嘅幾日。

牛津嘅學生音樂文化同我喺中大嘅習慣都好唔同。因為每個學期得八個禮拜,而且音樂嘅表演、活動同玩音樂嘅學生係完全唔成正比,所以好多樂手都同時參與幾個project。結果,搞音樂會永遠都好趕,往往去到最後一兩次排練先齊人。

星期五。演出前四日,係第一次樂團排練。我由演員嘅排練趕過去,一入到間房,成個人窒咗。成個「樂團」,就得眼前嘅三、四人。我雖然冇寫畀一隊完整嘅樂團(場地都唔夠裝),但係三套歌劇之中,我隊樂隊係最多人嘅,十個左右。

得返四日,已經好考視奏、學新歌嘅能力,仲要咁多人一次排練都未去過。

Continue reading

Oxford Contemporary Opera rehearsal

上回講咗成個暑假之中,幾經辛苦,喺劇作家支持之下,落筆將個抗暴歌劇嘅概念寫成音樂。

其實因為工程都幾大,小弟又唔係神速作曲家,所以排練去到一半,先真真正正出到完整嘅一份譜出嚟。開始排練嘅時候,其實成套嘢得兩幕,最核心、最長嘅第三幕,影都未有。好彩我個哲學碩士課程第二年冇堂上,淨係做研究,而我嘅研究就係作曲,所以可以一邊喺排練裡面扮演伴奏+顧問嘅角色,一邊專注趕工。十一月頭左右,終於連得「暴政」嘅「後話」(第四幕)都寫完,辛苦曬女高音要短時間背譜。好彩淨係為難佢一個啫(好似係)。

成個籌備過程,除咗卜場等事務、或者搵齊人碌一次之外,都係嗰場音樂會之中三套歌劇各自進行。換言之,即係我話事。咁大個人,上莊做P、project做阿頭都唔係未試過,但係咁大場製作,畀個對戲劇、舞台咁陌生嘅人帶領,會出事。

第一次排練前一粒鐘,我約咗個心腹出嚟飲杯咖啡。我本來諗住自己指揮埋,但係發覺已經太大責任,自己又唔係特別多經驗,無謂再徒然增加壓力、風險,所以就搵咗佢做音樂總監(即係指揮),我自己做副總監(即係伴奏)。我同佢講,我對佢技巧有完全嘅信心,只希望佢進入到我嘅世界,明白我呢啲複雜而抽象嘅音樂,係點樣表達個故事、點樣講個中心思想出嚟。

Continue reading

Title page of Bou6's full score.

上回講咗我點樣從零開始,受香港抗暴之戰啟發,構思咗一個將真實事件戲劇化、探「暴動」同「暴政」嘅劇本。然之後,就嗱嗱聲搵人寫劇本。

唔試唔知,搵人寫歌劇嘅劇本都幾難。一方面要識發展一個故事,同埋將個故事濃縮、設計成一個舞台表演,另一方面要識用(相對上比較)詩嘅語言嚟創作,最好有啲音樂感添。喺我呢個project裡面,就再加上要熟識香港時事、但係又要用英文寫嘅要求,更需要有至少一兩個月嘅空閒時間投放入去。

我一開始試過問喺自己嘅奇博學院(Keble College)識嘅創意寫作學生,佢本身有同我打算夾弦樂四重奏(最後拖下拖下拖到武肺),都好有興趣幫手寫,但係暑假忙住寫論文,皮爾修。又試過搵暴大音樂系有英詩底嘅師弟墊屍底,可惜佢文筆又生疏,又忙住搞音樂會。

最後friend搭friend搵咗一個寫開英詩嘅,見住佢有寫開……性質相近嘅題材(放過佢啦国安叔叔),就大膽向佢提出呢個構想。從此,呢套劇,就開始由一個人嘅project,漸漸變成一team人嘅project。

Continue reading

來源:香港獨立媒體

話說,我寫咗套歌劇。

明明由細到大都比較少接觸歌劇呢個媒介,完全冇諗過成世人會有機會參與製作,更遑論喺學生時期。點知因緣際會,就喺牛津成為咗哎吖歌劇作曲家。做完先知,喺英國嘅作曲學生之間,係幾咁平常嘅事。

套劇十一月尾上演,三月放上YouTube,南華早報有個鬼鬼地黃黃地嘅記者仔見到就嚟訪問我,仲好有心機噉搵曬我成team人傾。後來遲遲未見報,諗下都知應該係上頭㩒住咗。報館拖到「武肺,好忙」嘅藉口都冇埋,就出現咗国安法。我見反正出街無望,心諗,頂,我自己寫算。終究係美好嘅回憶嚟,值得寫低,將佢一一記錄落嚟。

(有半個鐘嘅話,不妨睇下啦。唔似一般歌劇咁長,有英文、法文字幕。我有諗過加粵文字幕,但係翻譯詩詞始終唔係我強項。有興趣幫手嘅可以留個contact。)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