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絮言.狂想#079:心靜自然快 - 2025-04-11
- 絮言.狂想#078:有cert有真相 - 2025-03-21
- 絮言.狂想#077:Monolingual(單語)& Monomanual(單捂) - 2025-02-28
香港人學英文,不嬲用breakfast、lunch、dinner稱呼早午晚三餐,最多學過supper作為dinner嘅同義詞。
但係隨住多咗香港人嚟英國做嘢,我開始有朋友察覺到,中午會有本地同事話食dinner,或者小朋友嘅學校稱午飯時間做dinner time,聽到一頭霧水。
唔通同日短夜長有關係?
原來唔係!
比較少接觸英國文化嘅人,可能對英式英語嘅印象,限於BBC新聞、或者國際著名英國演員嘅posh(上流)英文。
但係英式英文嘅地區變化、甚至方言嘅分別,比起其他英語國家,以及好多「大路」語言,都為之豐富。「晚餐」呢個詞,正正體現到由以前到而家,各種用法上嘅分歧。
以前嘅分歧
同美國唔同,英國社會裏面嘅矛盾、分歧,主要都係因階級而生。
Wise低價國際轉賬,首次免手續費
Big Brother is watching,去到邊度都要保護自己!買兩年NordVPN,即送4個月!
VOXI送你£20加入無限社交媒體、無限睇片嘅平靚正電訊商
brsk光纖入屋,終於擺脫英國龜速上網
同我學外語
送你US$10搵老師學語言
例如倫敦最出名嘅兩種口音:Queen’s English同Cockney,正正係由上流社會同工人階級而嚟。
以往,階級同階級之間流動性低,交流比較少,所以語言同用詞,都因應每個階級嘅生活習慣而變化。
早期英國人要靠日照煮飯,所以每日第一餐就係中午,而且食得好豐富。故此,dinner同breakfast(「停止禁食」)差唔多意思。
後來,英國作為工業革命嘅起源地,越嚟越多人要出門返工,所以breakfast同dinner就分開咗,變成早餐同午餐。
上流社會呢?因為有錢有照明,就可以等到天黑先慢慢歎dinner都唔遲。
講咗咁耐歷史,一言以蔽之:
Dinner係指一日之中最重要嗰餐。
不論階級,請客、過節等等,都一概會係dinner。
如果你有米,就請人夜晚嚟食飯。當然,香港人係由殖民政府教出嚟嘅,所以跟咗上流社會用法。
午餐同晚餐中間得閒得濟,就飲杯茶、食個包,稱之為tea。比較似香港嘅下午茶,唔當係一餐。
而工人、草根階級嘅人,因為日頭體力勞動,所以午餐需要較豐富嘅嘢食,變咗最重要嗰餐,就稱之為dinner。就算過聖誕,都係晏晝食聖誕大餐。
放工返屋企,都係飲杯茶,但係嘢食就豐富過tea,計做晚餐,叫做(high) tea。
至於supper,就一定係臨瞓前最後一餐,尤其是有錢人玩咗一晚之後,會食supper,唔會特別豐富。唔通係食宵??
亦都有話supper比較簡單啲,同親友食,dinner就隆重啲。
呢啲傳統,隨住階級隔閡消失,已經唔再咁明顯,但係某啲區別,仍然殘留到而家。
今時今日嘅分歧
根據YouGov(英國重要民意研究機構)2018年調查,晚餐嘅叫法,已經逐漸變成地區差異。

其實唔係每個地區都100%用某一個詞,好多時候會再細分啲,所以統計只係揾出每個地區啲人傾向用邊個詞。YouGov就問受訪者,會叫晚餐做dinner定係tea。
結果顯示,英格蘭越南就越多人講dinner,反之越北就越多人講tea,換言之就係午餐叫dinner。
睇得出,係源自於以上嘅歷史。因為傳統上南方嘅上流階層比較多,北方就多啲工人階級,所以去到現代,多人用嘅詞,就成為咗各個地區嘅主流用語。
而喺中部地區,dinner同tea嘅人就幾乎一半半。我喺伯明翰,聽朋友講就都係晏晝食dinner。
噉supper呢?
YouGov呢個調查冇包括supper,我哋睇下以下地圖:

睇嚟supper係主流嘅郡比較少。不過英格蘭周圍,都可能會有某啲零星地區會用supper,又或者tea/dinner同supper交替使用。
講到尾,每餐叫乜嘢,其實係好個人嘅事。
多數人都係自細跟自己父母叫,而上述嘅數據,都只係參考作用。每個地區、每個階層,都唔會統一用詞。
所以你返工、返學嘅話,都係跟身邊嘅人講啦。同埋靠上文下理嚟辨義,唔肯定就問清楚,先係最穩陣。
費事人哋請你食晏,你天黑先出現啦!
Wise低價國際轉賬,首次免手續費
VOXI送你£20加入無限社交媒體、無限睇片嘅平靚正電訊商
同我學外語
送你US$10搵老師學語言
後記
當初學波蘭文嗰陣,因為佢哋興一日四餐,同埋有啲教學者鍾意扮英國佬,所以對三餐嘅稱呼亂晒大龍。
後來喺Duolingo玩咗威爾斯文冇幾耐,佢教到cinio同swper兩個字。前者譯做lunch或者dinner,後者就係supper。
原來威爾斯不但同英格蘭一樣,唔同地方、甚至唔同家庭,對三餐嘅英文稱呼都相異,而且跨越語言嘅界限後,件事更加複雜咗。
結果設計課程嘅人都放棄咗解釋,叫你記得啲翻譯,然後睇下母語者點樣講算。
呢個啱啱好符合我對學語言嘅態度:主力觀察真實用法,以當中嘅用語為準!
想睇我學外語嘅過程、心得,記得訂閱YouTube喇!